top of page
綠頭鴨經過漫長的育種變成家鴨
「育種」到底是什麼呢?
BREEDING
育種是以人為方式,挑選符合需求的生物品種,加以栽培、飼養或改良。

家鴨 VS 綠頭鴨
經過馴化育種的鴨子會有什麼不同呢?來比較看看吧!
類別
養殖家鴨
Domestic Duck
野生綠頭鴨
Wild Mallard
壽命
10年
(養殖45天就會被送進屠宰場)
5-10年
(50%會在第一年被野生動物吃掉)
體型
大
(印度跑鴨50-70公分)
小
(50 - 65公分)
體型
重
(肉鴨約3.5-5公斤)
輕
(0.7–1.6 公斤)
產蛋率
高
(蛋鴨年產200-300顆蛋)
低
(年產120 ~ 150顆蛋)
翅膀
短
(???)
長
(81-98公分)
飛行能力
弱
(太重飛不起來)
強
(飛行速度65公里/時)

台灣的養鴨歷史非常悠久
也有育種出不少的家鴨品種
為了供應人類消費需求,育種主要分為兩種
分別為提高產蛋量的「蛋鴨」
及快速長肉、減少飼料消耗的「肉鴨」

台灣有哪些常見的蛋鴨、肉鴨品種呢?
點擊下方圖片查看介紹
白色菜鴨
為了讓土番鴨毛色變白,提高羽毛價值,選出白色羽毛的菜鴨,但是生產蛋的能力比起褐色菜鴨略遜一籌。

土番鴨
由菜鴨或北京鴨和番鴨雜交而成,沒有繁殖能力。是台灣肉鴨和薑母鴨的主要來源。

北京鴨
來自中國華北,平均4-5公斤。因為長的快被當作肉鴨。由於脂肪肥厚,比起燉煮更適合當烤鴨。

五結白鴨
是菜鴨和北京鴨雜交而成,為了拯救土番鴨雜交的低受精率而選出的品種,降低人工受精成本,增加土番鴨的產量。

褐色菜鴨
四個月就能生蛋,年產量高達200顆,堪稱鴨中No.1。因蛋殼堅固,適合加工成皮蛋、鹹蛋。

改鴨
公北京鴨和母菜鴨交配後,生下母改鴨再與二品種土番鴨生出白色的三品種土番鴨。比土番鴨重且有羽毛價值。

番鴨
源於中南美洲,臉有紅色肉疣也叫紅面鴨。有黑白兩顏色,但白色羽毛可以賣錢,所以多養白色番鴨。

\\ 台灣鴨品種譜系圖 //

.png)
bottom of page